2019年,学会在辽宁省科协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应对新时期科协工作新要求,以“辽宁省科协省级学会组织通则”、“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省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为依据,务实改革创新,推动学会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1、2019年学会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
1.1、2019年学会获得的奖项。
(1)2019年学会被省科协评为“省科协规范化建设试点示范学会”。
(2)2019年学会被省科协评为“全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
学会主办期刊《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2019年获得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梯队期刊”计划项目5年资助。
1.2、学会获得2019年度学术交流平台资助项目。
(1)学会主办的“2019国际神经再生高峰论坛—2019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神经系统疾病与干细胞应用高峰论坛暨第13届国际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获得2019学会学术交流平台资助项目。
1.3、2019年学会及会员积极参与各项评奖获批项目若干。
(1)推荐1位专家并获得了“第十二届辽宁青年科技奖”,并获得“第十二届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
序号 | 获奖者 | 单位 | 学会任职 |
1 | 祁兴顺 | 北部战区总医院 | 休克与脓毒症专委会理事 |
(2)申报并获得了2019年度辽宁省优秀自然科学著作资助1项。
序号 | 著作名称 | 作者 | 学会任职 |
1 | 老年骨科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及管理 | 李季 何子微 李毅 赵维彪 | 老年微创骨科专委会理事、主任委员 |
推荐1位专家并获得了辽宁省学术头雁(第一批)1项。
序号 | 获奖者 | 单位 | 学会任职 |
1 | 刘晶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细胞与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
(4)申报并获批国家级继教医学教育项目7项。
序号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单位 | 学会任职 |
1 | 2019-03-10-349 | 肿瘤精准与规范化诊疗辽宁城市行 | 郑振东 | 北部战区总医院 | 肿瘤精准医疗与大数据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
2 | 2019-04-02-029 | 肺癌论坛-2019沈阳 | 张军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肺癌诊断与微创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3 | 2019-04-07-097 | 第七届盛京创伤高峰论坛暨辽宁省AOCC会议 | 杨军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创伤骨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
4 | 2019-04-07-438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小儿骨科分会第三次学术会议 | 张立军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小儿骨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
5 | 2019-04-07-441 | 2018年骨质疏松骨折新进展研讨会 | 赵维彪 | 辽宁省金秋医院 | 老年微创骨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
6 | 2019-04-08-151 | “奉天”MDT乳腺论坛 | 姜大庆 | 辽宁省肿瘤医院 | 乳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
7 | 2019-04-11-066 | 麻醉与镇痛研究新进展论坛 | 刁玉刚 | 北部战区总医院 | 麻醉与镇痛专委会主任委员 |
(5)申报并获批省级继教医学教育项目10项。
序号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学会任职 |
1 | 2019-01-03-003 | 遗传学诊断与产前诊断临床实践研讨会 | 庞泓 | 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
2 | 2019-04-07-233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小儿骨科分会第五次学术会议-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筛查与规范化治疗学习班 | 张立军 | 小儿骨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
3 | 2019-04-08-246 | 软组织肿瘤保肢新进展高峰论坛 | 商冠宁 | 骨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
4 | 2019-11-05-426 | 感染性疾病的诊治策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要求 | 丛桂敏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会员 |
5 | 2019-04-07-620 | 2019年创伤骨科继续教育学习班暨辽宁省人民医院骨外科新技术培训班 | 郭庆升 | 小儿骨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6 | 2019-04-07- 621 | 脊柱疾病诊疗与研究新进展论坛 | 白大峰 | 创伤骨科专委会常务理事 |
7 | 2019-04-08-636 | 2019年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妇科肿瘤分会第3届学术会议 | 王晓彬 | 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
8 | 2019-04-08-637 | 乳腺癌肿瘤整形外科手术论坛 | 李建一 | 肿瘤外科治疗与转化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9 | 2019-04-08-638 | 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乳房重建和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治疗 | 刘彩刚 | 肿瘤微无创治疗与组织重建专委会主任委员 |
10 | 2019-11-05-686 | 液体活检在恶性肿瘤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 张桂荣 | 肿瘤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
(6)2018年会员申请参与申报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项目:获奖24项,其中学术论文类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3项。
1.4、学会主办的精品学术期刊的国际化、精品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为《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NRR)杂志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的第二、第三主办单位。
(1)《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在2018年收录的204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综合评价总分72.5(排名第120位),核心总被引频次7857次(排名第28位),核心影响因子0.752(排名第653位)。根据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统计结果,再次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本刊有22篇文章入选“201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论文)”。入选由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编辑张楠获得由中国期刊协会医药卫生分会评选的2018年度“青年敬业奖”。
(2)《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NRR)2018年影响因子为2.472,为Q3区杂志。杂志在2018年收录的32种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核心总被引频次1021次(学科排名第7位),核心影响因子0.601(学科排名第19位),综合评价总分37.7(学科排名第17位)。根据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统计结果,再次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2019年获得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梯队期刊”计划项目5年资助。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2018年最美期刊”;被中国期刊协会医药卫生分会评为“2018年“中国最美医药卫生期刊”;入选由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编辑赵萌、李春会、宋丽萍获得由中国期刊协会医药卫生分会评选的2018年度“青年敬业奖”。
2、2019年学会完成的6项重点工作
2.1、2019年学会重点完成按中宣部布置的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主题宣传工作,学会主办的两本杂志,《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开展了宣传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系列文章报道。
(1)《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在2019年7月至10月共计4期连续出版“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神经再生领域中国两院院士杰出科技成果展示”的系列主题文章。
学会主办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在2019年7月至10月连续出版“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组组织工程研究领域中国杰出科技成果及中国两院院士杰出科技成果展示”的系列主题文章。
2.2、2019年学会承接的政府转移职能和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
(1)受辽宁省科协委托,2019年9月2日为2019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组组织专家开展成果评审工作。
按照评审原则,学科组由7位专家组成,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组成了2019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专家评审组,对82项成果进行了严格认真的学术评审。
(2)为会员提供的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更具有国际化的创新特色。
学会开展科研立项;免费为会员申请专利做可行性评估;指导会员开展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注册,优秀方案文章投稿;为会员咨询指导服务向国际杂志投稿的查重、选刊、翻译、润色、修回解决等问题;为会员咨询指导提供中国医学专家提高国际影响力应用第三者客观评价方法(技术的相关)服务。
2.3、着力做好省级学会学术交流平台项目:2019国际神经再生高峰论坛—2019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神经系统疾病与干细胞应用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2.4、以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专家工作站为把手,办好4个特色学术交流活动。
2.5、成立新的学会服务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海智专家工作站科研合作单位24家,进一步扩大了学会正能量的影响力。
为发挥学会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国内优秀专家和团队,与海外和海归人才、团队、科技团体科技项目的深入联系和合作,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以开展战略咨询、项目合作、前沿攻关、人才培养等项目为创新助力的工作着力点,充分利用学会“海智专家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的作用,3站联动,积极引进项目和服务学会服务站机构,进行学术引导,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科研合作。
2.6、抓好创新助力工程项目,在2019年召开学会服务站进站专家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专家咨询及各专业委员会和学组丰富多彩的精品学术活动80余场
2.7、学会服务站、各专业委员会、学组在2019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75次
2.8、本年度学会党支部的工作。
(1)加强学会党建工作,起到了保障学会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的作用。2019年年初,学会党支部召开了2019年工作部署研究会议。制定了坚持党支部的领导,紧紧围绕党章赋予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开展学会工作,通过了学会制定的2019年基本工作方向:
◎搭建优秀学术会议交流平台;
◎为会员人才成长铺路搭桥;
◎助推学会会员的科研创新;
◎建设高品质的服务型学会;
◎支持专委会成立多中心临床科研联盟;
◎青年理事可在专委会成立专科专业研究学组;
◎学会要求换届改选的专业委员会要有突出各自特点的活动。
(2)把党的工作融入学会各项工作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党支部组织、引导、团结学会及学会从业人员,不断扩大学会党支部在学会内部的影响力。2019年7月,学会组织专委会负责同志开展了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会工作紧密结合”的主题报告研讨会。
(3)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使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2019年9月,党支部组织党员及学会工作人员学习党的十九大及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党章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有关文件,加强党员及员工对形势、党纪国法、理想信念、廉政法规和道德教育的正确认识,从正面引导提高党员及员工的其大局、责任、纪律和为民意识。
(4)积极发挥学会党组织核心作用,做好学会积极要求入党同志的培训工作。把优秀员工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通过组织他们学习,参加必要的组织活动等形式,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体素质,为党组织发展壮大储备新鲜的血液。2019年,学会党支部多次召开党支部扩大会议,如为《中国神经再生研究》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及学会秘书处党外积极分子共同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培训。
(5)学会及学会党支部组织会议,庆祝建国70周年,进行主题为“我家中国”的活动,以多媒体的形式有效传播。
3、2020年学会的8项重点工作计划
3.1.原则
(1)突出政治不忘初心守正创新服务会员搭建平台助力科研,做好体现学会职能的创新助力工程和学会服务站的各项工作;
(2)紧扣国家提出的卫生健康中心工作和重要节点,开展适合学会创新助力工作特点的项目;
(3)加强学会党支部建设,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保障学会各项创新助力工作的健康实施出色完成。
3.2.任务
各专业委员会、学组在2020年要根据各自工作特点 策划创新助力工作方案,出色完成“3个1”项目:
(1)第1个1:各学会服务站、专业委员会、学组在2020年要完成进站专家及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我省进行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会议1次,定专家定地点定时间。
- 组织高端(国际专家会议),创新(新技术、新方法讲座合作表演),特色(形式新颖),实用(基层巡讲)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
- 与国内学会或专委会合作引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优青来辽,共同召开学术会议、技术培训、视频培训、实战竞赛等活动。
(2)第2个1:各学会服务站、专业委员会、学组在2020年要组织专家进行集体科普宣教1次,进社区或学校或养老院所或乡镇等机构,定专家定地点定时间。
(3)第3个1:各学会服务站、专业委员会、学组要组织专家进行基层技术帮扶指导,扶贫义诊,定点1个县区医院或乡镇卫生所或社区医院等基层机构,定专家定地点定时间。
(4)39家学会服务站机构,2020年要继续增加提高进站专家数量和质量,年初定计划,按月落实专家项目指导—临床科研—医疗实践的各项计划内容,年底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双增长的优秀成绩。
(5)充分发挥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3站联动功能,提高学会各学会服务站、专委会、学组科研助力学术技术交流水平及成果转化落地的能力。
学会3站联动的目,2020年要成立2个以上有国际前瞻性科研意义项目的联盟,开展2个多中心临床试验合作课题:
- 在学会海智专家工作站指导下,成立辽宁脊髓损伤多中心临床科研与治疗联盟,开展国际化的慢性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及研究;
- 在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指导下,成立辽宁细胞治疗产学研多中心联盟,开展国际化的细胞治疗机制和转化医学及临床研究。
开好具有学会特色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的3大重要会议:
- 2020年8月,召开“学会海智专家工作站第2届高峰论坛”,落地项目为指导辽宁脊髓损伤多中心临床科研和治疗联盟的规范化建设,提升辽宁开展慢性脊髓损伤临床试验和治疗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 2020年8月,学会召开“2020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神经再生前沿话题的高峰论坛”,同时邀请国内“青千、优青”做神经科学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题报告和技术培训;
- 2020年,学会要组织各学会服务站相关人员参加的4—6场“我的科研设计距离申请国自然有多远?”的前瞻性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培训,招收1000名会员免费参加,邀请相关领域优秀专家、高科技专业技术公司专家,解决经学会调研整理的会员需要解决的科研问题,进行科研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培训,有的放矢的去提高会员基础实验与临床试验及临床治疗研究的技术水平和与国内外高水平团队的合作能力,解决中青年科研工作者科研设计中材料、方法、技术、评价不先进的症结问题。
(6)进一步提高助力会员科研创新及成长的5大服务水平。
- 学会开展科研立项;
- 免费为会员申请专利做可行性评估;
- 指导会员开展临床试验研究的方案设计、注册,指导优秀方案文章向SCI收录杂志投稿;
- 为会员提供向国际杂志投稿的查重、选刊、翻译、润色、修回解决等问题的咨询指导服务;
- 为会员提供提高中国医学专家国际影响力第三方客观评价的服务。
(7)抓好建设高品质的服务型、科研型、创新型学会工作中的97个关键环节。
- 鼓励会员积极参与申报国家及省科协设立的多个项目,为学会人才成长搭好平台;
- 落实好科学规范管理学会、专委会、学组会员的计分制考核制度;
- 落实好科学规范管理学会、专委会、学组机构的计分(200分)制考核制度;
- 不断发展有特色临床项目、有基础科研能力的机构成立学会服务站机构,提高和完善现有机构的项目落实能力;
- 吸纳更多符合条件的海外学者、华裔专家、优秀海归专家成为学会海智专家工作站专家;
- 考核有特色项目、有基础科研能力的国内外科研机构与学会各专委会、学组所在单位进行深度科研合作;
- 继续完成每年在学会层面为会员进行50场“科研诚信及科研助力”公益讲座项目。
为2021年学会改选做好筹备工作。
4、2020年学会及学会服务站、专委会、学组的科普工作计划
科学普及是提高公民素质的基础性工程。科普不仅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且很多已经发生的疾病也能够通过科普更好地愈后。学会一直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科技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上,要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的重要指示,为老百姓提供既科学权威又喜闻乐见的医学科普常识,增强老百姓的医学科学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4.1.建设多媒体品牌微信公众号向民众宣传科普信息: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联合各专业委员会、各学组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和网站进行科普宣传;定期有针对性的推送优秀科普文章,有引导性的科普知识,争取更多的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参与,提高医生及民众健康保健及疾病科学治疗的正确认识。
4.2.打造疾病日的品牌科普宣传效应:
重点围绕神经再生与修复领域相关疾病,以“世界帕金森日”、“世界爱眼日”、“世界卒中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等疾病日为主题,在这些贴近百姓生活,参与性和黏合度高的疾病日,以专家义诊、健康知识线上线下咨询、电视讲座和邮件问卷调查等形式,打造百姓认可的疾病日系列科普品牌效应。
4.3.与优势媒体平台合作做好全民的科普教育活动:
根据各专业委员会、各学组自身优势,每年在互联网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与电视、报纸、广播、书刊等多种媒体进行有品质的优秀科普宣传活动,要有文字和照片记录,年底向学会上报。
4.4.实施“科普好声音”进乡镇、进社区、到养老院、学校等机构和群体做巡讲:
年初制定计划组织个专业委员会、学组在辽宁省各个区域的多家社区医疗机构,开展多次场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着力普及身边的医学科学知识,让科学走进公众,让科普惠及老百姓。
4.5.落实精准健康义诊与扶贫计划:
医学需要精准,健康同样需要精准,健康传播同样需要精准。学会计划组织学会会员参加各类精准健康电视或者电台节目、组织会员在精准健康传播刊物或新媒体平台发表科普文章、组建精准健康传播队伍。
4.6.做好2020年全国科普日宣传工作:
每年9月第3个公休日,作为全国科普日。提前布置各专业委员会、各学组策划活动方案,组织好相关活动。活动后1周提交活动总结、图片和影像资料,并同时报送总结视频或总结幻灯片。学会将推荐优秀项目参评 “2020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2020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参与年底学会评奖。
5、2020年学会更名成立或换届改选的专业委员会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2020年更名成立4个专业委员会,2019年到届并需改选的有8个专业委员会。
5.1.更名或新成立的专业委员会:
(1)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分子诊断专业委员会
(2)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
(3)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神经毒素专业委员会
(4)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神经电图专业委员会
(5)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数字化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
5.2.需换届改选的专业委员会:
(1)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2)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神经退行性病专业委员会
(3)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
(4)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足踝外科专业委员会
(5)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小儿骨科专业委员会
(6)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人工关节与3D打印技术专业委员会
(7)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
(8)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